第122期. 發報日:2014/06/10
* [ 真健康官網 ] * 訂閱/取消相關電子報
健康開講 | 健康動起來 | 健康話題 | 健康小常識 | 健康寶典 | 健康達人
 

中醫典藉裡說:「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鬱,諸病生焉。」說明了身體病症多起因於心緒不佳,整個人的能量被負面情緒堵住之後,反應在相對應的生理狀況上。
哈佛醫師許瑞云曾修習運動神經學、營養學和流行病學,之後又鑽研於中醫及自然療法、能量醫學,可說是集中西方醫學之大成。她在新書《哈佛醫師心能量》中提出「不吃藥、不打針,就能治癒疾病」的「心醫學」,深入瞭解病人的個性、情緒、家庭背景、人際關係……從一個人的各個面向往內找出病灶,先解開了心中的心結,身體的病也「不藥而癒」。
不論是高血壓、糖尿病,還是胃痛、免疫系統失調……都能夠找到病的來源:也許是因為自我要求過高、與父母關係不佳,或是長期緊抓著某種負面情緒不放。許醫師在書中以58篇病人看診的實例與理論,以及三位病人的現身說法,說明了「病由心生」的原理以及解決之道,帶領讀者從「心」探究自我、覺察恐懼,為愁困已久的身心找回健康、祥和,與寧靜。

 

改善子宮問題,先改善親密關係

台灣有不少婦女飽受經痛之苦,我的診間也治療過不少有婦女問題的病人,包括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問題。
有個病人每每月事來時,肚子都會痛得不得了,去婦科檢查,發現右邊卵巢長了巧克力囊腫,醫生建議開刀割除,病人因為肚子很痛,所以只好接受開刀治療。開刀完後的確好了一些,但是沒多久卻又再度復發。沒想到後來不管是否在經期中,肚子都會痛。第一次開刀是處理右邊的卵巢,開完後因為腸子沾黏,所以偶爾右邊會痛,現在連左邊也開始痛,持續的疼痛腹脹讓她真的很難受。
我問病人,她的父親還在世嗎?病人說幾年前往生了,她的父親往生前一年左右開始生病,但因為診斷出了問題,醫師好像給錯了藥,最後父親是因為肝衰竭過世的。我又問病人,想到父親時,有什麼讓她覺得不舒服的畫面出現嗎?病人說,父親最後要走的那一幕,讓她覺得很難過。
父親臨終前表示想要把大體捐給慈濟,但是阿嬤不答應。雖然這是父親最後的心願,但父親都沒親自開口去說服阿嬤,所以父親過世時病人也就沒有堅持,但是事後病人卻對這件事深感內疚,覺得自己違背了父親最後的遺願。
我告訴病人,這樣的結果是父親的因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是父親對阿嬤所盡的最後孝道,他尊重阿嬤的意願,不想讓她傷心,所以自己也沒有開口說服阿嬤。其實她做的很好,讓父親能夠盡孝,如果忤逆阿嬤的意願,堅持讓父親捐出大體,會讓阿嬤更傷痛,也讓父親扛上忤逆阿嬤的內疚。
我幫病人調整她的情緒能量場,帶著病人一起跟過世的父親說:「謝謝爸爸,帶我來到這個世界,養我長大。雖然不能幫您捐贈大體讓我感到很遺憾,但我知道那是您對阿嬤所盡的最後孝道,讓阿嬤能夠較順心和安心。人走了以後,他所留下的肉體如何處置其實並不重要。我深深地祝福您去到下一個生命旅程,謝謝爸爸,真的很感謝您,我會好好珍愛自己,我是您生命的延續,我會好好的活著來報答您。」處理完父親的問題後,病人覺得好多了。
病人最初右邊發病的原因可能與父親有關,因為天地間的陰陽之道中,通常右邊代表的是陽的能量,所以如果是右邊出現問題,一般會先從與陽性相關的角度切入思考,病人後來出現在左邊的疼痛,則可能與母親有關,因此我接著問病人與母親的相處如何。
病人說,媽媽很容易焦慮,所以讓她也被影響的很焦慮。就像看診當天病人九點要出門,媽媽七點就在病人的房間門口徘徊,八點不到就一直催促病人起床,搞得病人也跟著非常緊張。
我跟病人說,其實是自己讓自己焦慮,並不是媽媽讓她很焦慮,畢竟個人的情緒和身體是自己控制的,是自己選擇哭、選擇笑,或選擇生氣,那並不是媽媽能替我們決定的,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當別人在焦慮,我們也跟著感到焦慮時,表示彼此的能量場產生焦慮的共振頻率,自己有焦慮情緒需要處理。這時應該先穩住情緒,可以做五分鐘快速能量調整,或是慢慢的深呼吸幾次,平靜下來後,我們才能和他人有更好的溝通和互動。(有關五分鐘能量調整運動請看本書第七章,這些運動對於快速提升能量,調整能量場很有幫助。)
我告訴病人,試著帶著感恩的心告訴母親:「很謝謝媽媽叫我起床,但是我已經長大,要學習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請媽媽不用叫我起床,我會準時,如果我遲到,我也會自己處理,為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謝謝媽媽的關心,也感謝媽媽願意放手讓我做決定。」很多時候,跟母親起爭執是因為我們帶著憤怒與不尊敬的態度面對母親,這種不成熟的行為及說話方式,不僅會讓母親生氣傷心,也無法取得母親的信任與尊重。
病人提到媽媽身體不好,卻喜歡亂吃東西,也不肯去運動或散步,讓她覺得很生氣。我告訴病人,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想過的生活,就像她也不喜歡被媽媽干涉,所以應該要尊重媽媽自行處理生命的課題。如果硬要改變母親,只是讓母親不開心,身體更不好。不干預,不企圖改變,尊重她的決定。當孩子開始懂得尊重媽媽,媽媽也會尊重孩子;當孩子企圖改變媽媽,媽媽也會想改變孩子。
 調整後,病人對媽媽的情緒好了很多,當下病人在肚子東摸西摸,卻找不到原本的脹痛地方。我請病人回去再觀察一段時間,也要做調整荷爾蒙的能量運動。更重要的是跟母親好好的相處和溝通,懂得感恩和尊重母親。
病人一週後回覆我,看診後腹部都沒有再痛了,只有在中醫針灸的時候有點刺痛感,其他時間都很正常。當天看完診,回家的路上跟媽媽聊了一下,原來媽媽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情況,但是她有自己的想法跟做法,談過之後,病人覺得和母親之間比較不會去逼對方配合自己的想法,關係真的好了很多。
肚子莫名的痛,而且檢查不出原因,在我的臨床經驗裡幾乎都是因為卡住的情緒所引起,尤其是跟父母親之間的問題。透過臨床經驗得知,大多數有子宮與卵巢問題的病人,幾乎都有著親密關係上的問題,例如與母親、伴侶的關係不和諧,或是對自己感到不滿,容易自我批判。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文中的病人苦於嚴重的經痛多年,每次月經來時都痛不欲生,雖然接受手術治療,也服用各種藥物,但均無法根治,效果極為有限,直到病人正視與母親之間從小到大彼此錯位的關係,願意從心念行為做出調整,同時能夠坦然的面對自己身體的不適與疼痛,發自內心的珍愛自己,糾纏多年的經痛不但有了明顯的改善,也找到屬於她的幸福。
現代人壓力大,加上環境變遷等問題,很多人有荷爾蒙失調的困擾,由於荷爾蒙影響很多經絡,一旦荷爾蒙失調,五臟六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經期不順、經痛、子宮肌瘤、停經症候群等問題,都和荷爾蒙失調有關。
一個很簡單的整體荷爾蒙調整動作,只要每天三分鐘,就能有很好的效果。做這個動作時,如果本身的荷爾蒙不協調,可能會有頭暈等不適感,所以最好是坐著或躺著做,多練習幾次,症狀就會減輕了。

【以上內容取自許瑞云新書《哈佛醫師心能量》】

《哈佛醫師心能量》新書分享講座

時間
地點

2014/6/14(六)
15:00~17:00

政大書城花蓮店
花蓮市建中街68號3樓

2014/7/19(六)
15:30~17:30

政大書城台南店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號B1


無須報名•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哈佛醫師心能量
哈佛醫師 許瑞云◎著

哈佛醫師心能量:為什麼有些病老是治不好或需要長期依賴藥物呢?身體的答案心知道!

 
-------------------------------------------------------------------------------------------------------------------------------------

人之所以會生病,其實常常是心理影響到生理,長期的壓力、不滿、憤怒、怨恨等等,都可能讓身體的臟器產生質變。所以醫病要先醫心,想要治癒那些反覆發作、無法根治的疾病,就要先回歸內心,不斷去觀照、調整自我的情緒和心念。
哈佛醫師許瑞云深入研究能量醫學和自然療法,以實例和理論帶領我們從「心」出發,發現並解決那些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和不安,療癒我們與自己和家人的關係,不僅能讓我們的身體再度充滿活力,內心也充滿喜悅,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將進入全新的境界。

-------------------------------------------------------------------------------------------------------------------------------------
許瑞云
 

許瑞云醫師原本主修運動神經學,因為對營養學及如何維持最佳體能狀況特別感興趣,因此繼續攻讀營養學和流行病學碩士,畢業後又至波士頓大學轉攻醫學博士,並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之後成為哈佛醫院的主治醫師及哈佛醫學院講師。她於二○○八年回台,目前任職於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許瑞云醫師除了西醫外,也接觸中醫,進而研究自然療法、能量醫學等不同領域。她鼓勵人們以多重角度來思考健康和飲食的問題,並且要時時懷抱著感恩的心。她也期望藉由本書,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活得健康快樂,遠離煩惱及病痛。

●經歷: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哈佛麻省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哈佛醫學院附屬教學醫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住院醫師、私人健康營養顧問、美國老人醫學學會會員、美國內科學會會員、美國身心靈全人自然療法(ORI)會員。

   
◆◆◆ 前期電子報 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
皇冠首頁Copyright © 皇冠文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