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的近藤誠教授則在二○○一年二月號的《文藝春秋》以「懷疑流感」為標題,解說了這個疫苗的現狀。為什麼在諸多疑問未解的情況下,這個疫苗還會復活呢?除了報紙上具有洗腦效果的大幅報導之外,近藤教授還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乍看之下,這其實是相當矛盾的。首先,簡單來說,疫苗的效果區分為「有效性」和「有用性」。有效性指的是「效用有多高」,也就是說,能夠減少流感發病程度的百分比。
另外,有用性是以「雖然程度有差,但還是有效」為前提,綜合考量效率、費時費力度、成本之後,決定有沒有「施打的價值」。說得白話一點,就是「不管專家說有多好,要是對社會整體,或是任何一人沒有幫助的話,也是不行的」。這也可以形容成「有益性」。
近藤教授一開始就提出「具有某種程度的效力,但是似乎並沒有用」的結論,並舉出下述的原因。
英國的全體住宿制學校從一九七二年之後,就開始實行為時多年的實驗。這是利用抽籤將學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接種疫苗,另外一組則接種疫苗以外的藥劑,以調查兩者之間的差異。這個實驗的前提是有使用疫苗的人不能加入調查,所以可以說是很公平的實驗。
基於多年調查而得到的結果如下:
學童們總共接種了三種類型的A型疫苗。
詳細內容分為四組:
①只注射一種疫苗。
②注射兩種疫苗。
③注射三種疫苗。
④完全不注射。
分析出來的結果十分驚人。三次流感流行的累積發病率竟然達到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證明有沒有接種疫苗根本完全看不出差別。
近藤教授把這個結果當成了「有效但沒有用」的證據之一,再指出「既然連續接種的累積發病率還是一樣,那麼甚至可以視為『連有效都說不上』」。
為什麼接種疫苗的次數沒有帶來差別呢?近藤教授提出了下述的理由:
「靠疫苗得到的抵抗力(免疫力),會因感染的狀況而異。如果是自然感染,流感病毒會從鼻子侵入,在鼻子深處的黏膜繁殖,所以除了『血中抗體』之外,還能製造『黏膜抗體』。在這種狀態下形成的免疫力較持久,一旦得到免疫力,就可以維持三十年,並且能防止同樣的病毒再次發病。這點已經獲得證實。」
相對的,近藤教授接著表示:「經由疫苗製造的血中抗體不知為何會漸漸減少,因此過了一年之後,假使和疫苗同類型的流感再度流行起來,防禦效果也不值得期待。如果以預防接種的角度來看的話,非得每年施打的理由只有一個。」對疫苗相關「產業」的人而言,世上再也沒有這麼好賺的生意了。
附帶一提,從二○○六年流行到二○○七年的麻疹的疫苗也和這種情況類似,是在非自然感染的情況下接受注射的。不過,麻疹疫苗是會讓活病毒的毒性消失的疫苗。不過即便如此,過了十年、二十年之後,等抗體減少,感染者還是會再度出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