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期. 發報日:2013/10/02
* [ 真健康官網 ] * 訂閱/取消相關電子報
健康開講 | 健康動起來 | 健康話題 | 健康小常識 | 健康寶典 | 健康達人
 

前陣子在做運動的計畫,原本對時下流行的慢跑頗感興趣,就在這時,看到了有「良心醫生」之稱的岡本裕醫師的新健康主張,一共十個,而首當其衝竟然是「不要跑步」!
看到這裡,恐怕讀者諸公想法兩極吧,事實上岡本裕醫師的主張是有醫學和生理根據的:跑步時會先氧氣不足,影響身體製造能量的效率;而當我們一口氣吸入大量氧氣後,又變成氧氣過剩,進而製造出大量「活性氧」──這是一種會胡亂攻擊周圍細胞的成分,會傷害到組織和內臟的功能!
其實想健康,心情放鬆地走路最好!一天走個五千到六千步(約三到四公里),把一天下來生活行動的量都算進去了,只要多活動一些,隨便就可以走超過五千步呢!
曾出版過《90%的藥都不能吃》,身為醫生卻告誡大家少吃藥的良心醫師,藉由《想健康,先戒掉這些「好」習慣!》一書推行十大新健康主張,除了「不要跑步」,還有「不要當好人」、「不要搭電梯」……想健康很簡單,只要「不」這樣做就行了!

 

是不是誤以為「跑步」是「走路」的延伸?

各位讀者當中,是不是有人誤以為「跑步」是「走路」的延伸?的確,「跑」也可以說是加快速度的「走」,所以會這麼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其實「走路」跟「跑步」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動作),甚至可以說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幾乎沒有人會走路走到死掉的,但跑步跑到死掉的人卻意外地多,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其實最近有研究發現,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自律神經作用的不同。
也就是說,「走路」和「跑步」的時候,自律神經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這就是兩者之間決定性的相異處。
在說出結論之前,先請各位看一段有關自律神經的說明吧!
「自律神經」不只在本章出現,也是這整本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希望各位讀者可以瞭解並掌握這個關鍵詞的意義。
我會盡量簡單地說明,所以請各位耐心地看下去。如果覺得太複雜了而懶得去瞭解,不只是對各位,對我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懇請大家能發揮一點求知精神,敞開心靈汲取新知。

聽到「神經」,我想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操縱手腳、感覺疼痛的「神經」,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神經,它負責維持我們的生命順利運作,那就是「自律神經」。我想大家應該都聽過「自律神經失調」這個病名,沒錯,就是這個自律神經。
正如其名,自律神經是依據自己的節奏自行運作,與我們的心智意志無關。
我們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比方說調節體溫、不間斷地呼吸、保持心臟跳動,巧妙控制這些生命活動的重要神經(系統),就是自律神經。
因為有自律神經,我們不用特別去意識到,睡覺的時候也會繼續呼吸,而血液循環、消化食物、收集老廢物質形成糞便和尿液排泄,這些生命活動都會自動自發地自律進行。
也就是說,由於有自律神經順暢地運作,所以我們不必特別去意識到,身體也能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可是一旦自律神經出了問題,我們的生命活動立刻就會出現障礙,要是不設法解決,置之不理,有時候就會生病,甚至危及生命。
自律神經節奏紊亂的狀態,一般稱為「自律神經失調」,這個稱呼實在很籠統,不過最近「自律神經失調」似乎用來指稱「亞健康」(尚未完全生病,但也不健康)的狀態。

附帶一提,自律神經分成兩種,功能完全相反。
一種叫交感神經,另一種叫副交感神經,這兩個名詞大家應該都曾經聽過。
比方說,生氣或激動的時候是交感神經在作用,而放鬆的時候就是副交感神經在作用,這點各位應該都聽說過。
用車子來做個簡單的比喻,交感神經類似「油門」,副交感神經則類似「煞車」。當交感神經增強的時候,體內的血管會收縮、血壓上升,使人陷入興奮狀態,身體進入戰鬥模式,幹勁十足;相對地,當副交感神經增強時,血管會舒張、血壓下降,身體會進入放鬆模式。
或許可以說,交感神經負責打開身體的開關,副交感神經則負責關掉身體的開關。

自律神經的部分就快說完了,請各位再努力撐一下。
這裡先來一個小結論,也就是人體為了要「跑」,必須讓引擎飛快地運轉,所以得一下子增加心臟的跳動量,還必須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當然交感神經也會急速地活化。
如此一來,身體就必須突然進入戰鬥模式,把幹勁提升到最高點。
說得更簡單一點,如果突然跑步,身體會嚇一跳,陷入異常興奮,也就是陷入某種恐慌狀態。換句話說,「跑」會讓身體處於一種負擔極大的狀況。

【以上內容取自岡本裕醫師新書《想健康,先戒掉這些「好」習慣!》】

還是走路最好

 相較之下,就像每個人都知道的,「走路」基本上風險是零。
不必擔心「走路不是沒什麼運動效果嗎?」而且走路沒有年齡限制,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走,不需要特別準備,也不用花半毛錢。我認為走路才是最適當的全民運動。
定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健走),可以提升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的活性,提高免疫力,這一點已有許多研究數據證明了。
而且走路的時候是副交感神經活躍時,可望讓身體獲得極佳的放鬆效果,血液循環和「氣」的循環也會頓時變得順暢,並且可以活化大腦,好處真是說也說不完。
那麼應該要走上多遠、多久,才算是適度的運動呢?
結論是一天五千到六千步,換算為距離,約是三到四公里;以時間來說,約一個小時是適切的範圍(以一步=六十∼七十公分,一千步=六百∼七百公尺來計算)。
當然,這是一天的總計,所以把在家裡生活行動的量也計算進去了。除非臥床不起,否則只要像平常那樣在家裡生活,應該就會走到三千步左右,只要多活動一些,隨便就可以走到超過五千步。
換句話說,只要稍微意識到「走路=提升健康=延長壽命」,五千步到六千步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範圍。若是遊刃有餘,在健走的空檔加入腹式呼吸或伸展運動,不必說,對身體健康會更有幫助。
大家必須記住最重要的一點:若想透過運動來改善健康,走路就非常足夠了。
走路絕對不是次好的;不僅不是次好,還是最佳的選擇!或許有許多人都誤會了,實際上「走路」遠比「跑步」對身體有益太多了,所以我們不應該跑。不要貪心,千萬別動起想跑步的歪腦筋,才是為健康著想。
如果無論如何你都想多運動一些的話,則非常推薦可以當天來回的登山活動哦!

【以上內容取自岡本裕醫師新書《想健康,先戒掉這些「好」習慣!》】


 
想健康,先戒掉這些「好」習慣!
岡本裕醫師◎著

跑步讓人健康有活力?多喝牛奶可以補充鈣質?被人稱讚是「好人」很得意?日本良心名醫告訴你……大錯特錯!!!

 
----------------------------------------------------------------------------------------------------------

想健康就不要這麼做!

不要運動!
尤其「不要跑步」,因為跑步容易導致生病和老化!

不要吃藥!
藥物反而會毒害你的身體!

不要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
你的身體其實不愛吃肉和喝牛奶!

不要吃太多!
減少熱量攝取,反而會讓人活力倍增!

不要當好人!
「好人」就是容易自找壓力的人!

不要盲目相信醫生!
因為醫生的知識是偏頗的!

不要搭電梯!
爬樓梯才是保護雙腿健康的救星!

不要自己一個人!
孤獨會讓人短命,生病時不要獨自面對!

不要當工作狂!
休息,才能讓工作更有效率!

不要熬夜!
熬夜是癌症的「好朋友」!

以上這10個生活習慣,你犯了幾個?原來許多我們平常視為「金科玉律」的觀念,其實根本是錯的!日本名醫岡本裕根據多年行醫經驗,發現只要改變某些原本已成「自然」的生活習慣,就能讓慢性病人甚至癌症患者重獲健康,而且不但容易實行,也更能持久!在本書中,岡本裕醫師即針對其中影響現代人最大的十件事,一一破解健康迷思,並提出最簡單的戒除對策。
一般健康書總是要你做這個做那個,但其實想要健康,你不用急著做什麼,只要「不做」,就能從此輕鬆甩掉病痛,安心過生活!

---------------------------------------------------------------------------------------------------------------------------------
 岡本裕醫師
 

日本頂尖腦神經外科名醫,畢業於大阪大學醫學部研究所,畢業後長期進行以癌症為主的臨床研究之後,發覺現今的醫療觀念和做法都已走到極限,於是辭去臨床醫師職務,之後成立「e-診所」,主要提供癌症、慢性疾病等的醫療與諮詢。
岡本裕醫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廣不吃藥的生活,看診也盡量不開藥,不僅治好無數患者,也讓許多藥物上癮者重新展開健康生活。他更勇於揭發醫師、政府和藥廠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長期灌輸民眾多吃藥無害的錯誤觀念,是日本著名的「良心醫師」。
另著有《90%的藥都不能吃》、《90%的病自己會好》、《90%的病自己會好2》、《90%的醫生都誤解癌症》等書,以自身豐富的診治經驗告訴讀者,其實只要調整生活飲食習慣,就能大幅改善身體、提高免疫力。其所提倡的觀念與做法也受到讀者的廣泛肯定與推崇。

   
◆◆◆ 前期電子報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 ◆◆◆
皇冠首頁Copyright © 皇冠文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