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二○一二年的調查,國內有逾半數的國小學童、近四分之三的國中生有視力不良的問題。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導致「低頭族」眼睛疲勞、頭痛與慢性疲勞的情況增加,以往假性近視兒童才會出現,但醫師們發現,如今假性近視也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平均45歲以後老花眼才上身,如今許多人35歲上下就已經眼花花、視茫茫,這和智慧型手機的重度使用有關。 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十一萬例白內障病患,年齡超過50歲的白內障發生率約為74%,雖然白內障是老年人常見的眼疾,並不代表不會找上年輕人。眼科門診發現,不少經常在戶外運動及工作的人,因未做好防護措施,提早出現白內障。 眼睛疲勞會對大腦產生影響,大腦通過脊柱的植物性神經不僅影響骨盆機能,還會造成體內循環下降。此外,還不利於廢棄物的排出,造成下半身浮腫,從而導致肥胖等各種症狀,也就是說,眼睛疲勞不僅會影響到骨盆,對全身都有不好的影響。
保健視力的重要觀念與習慣!
1陽光提高白內障的風險,預防眼睛曬傷 陽光的曝曬是白內障的殺手,角膜炎可能是陽光曬傷引起,眼睛會模糊、痛、畏光、流淚。 青少年時期常曬太陽的人,到了30歲以後罹患早期白內障的風險會增加兩倍。 許多光電業的從業人員黃斑部可能提早出現病變,本身高度近視的狀況不少,又加上強光下用眼過度,最終會使視力喪失。 另外,長期在陽光下工作或駕車的人,40∼50歲便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 紫外線穿過眼球水晶體時會被吸收,而長期的吸收會造成白內障。此種紫外線的波長大部份在320至390nm之間,稱之為UVA,在眼球內產生的損害有聚積的效應,一旦聚積到超過一定量,就會引起眼球的損害。 人工製造的紫外線,如日光燈,同樣會產生少量的紫外線,而在眼球內產生聚積之效應,所以抗紫外線的眼鏡成為保護眼睛非常重要的關鍵。紫外線照射會導致皮膚老化,同樣也會引起眼球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其他毛病。 因為角膜能吸收低於300nm的紫外線,所以接收過度的紫外線照射,會引起角膜炎及結膜炎。一般焊接工人若沒有戴防護眼罩,也會有這種傷害。 眼睛如果曝曬在300至400nm大量紫外線下,則紫外線會與眼睛的水晶體互相作用,使得水晶體顏色改變,加速白內障之形成。
2糖尿病也是傷害眼睛的元凶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有關。縱使血糖控制良好,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也越高。 糖尿病發病年輕化,肇因於飲食的三高,罹患糖尿病的年紀較以往提前了10年,而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是一般人的40倍。
3黃斑部病變和心血管疾病有關 人類眼睛是主要成分是水跟蛋白質,代謝及微血管血液循環的問題容易引起眼睛的病變,所以三高非常容易導致眼疾病。 隱性的高血壓患者,非常大的比例不知道自己血壓高,血壓高者伴隨著高血脂,長期血管壁堆積脂肪形成斑塊,使血管壁增厚、硬化或阻塞,發生在視網膜動脈,便是眼中風。
4眼壓正常也可能青光眼 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偏頭痛者,即使眼壓正常也很容易發生青光眼,而高度近視者也是罹患青光眼的高危險群之一。
5近視的人年紀大時也會得老花眼 近視的人也會有老花眼,在看近物時可以抵銷一部分老花度數。一般來說,40歲的人出現老花眼程度約一百度,50歲大概是兩百度,60歲三百度。以此來看,假使50歲的人有四百度近視,則只需配戴三百度的老花眼鏡就可。目前健保要求的適合手術狀況是視力在0.3或0.4以下。
6壓力可能造成腦中風 壓力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中央視網膜動脈阻塞缺血,造成單眼突然發生視力減退或喪失,也就是眼中風,好發在30∼40歲的男性青壯年。眼中風也會反覆發作,更是腦中風的預警。
【以上內容取自三立財經台CH88「養生我知道」製作團隊新書《養生我知道》】
如何挑選好的太陽眼鏡?
鏡片大的太陽眼鏡比較可以達到遮光效果,因為太小會漏光,紫外線容易折射進來。 購買太陽眼鏡必須要有防強光和抗紫外線的功能。美國驗光師協會認為,有效的太陽眼鏡應該具備兩個條件。
1.可濾除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強光和紫外線。 2.具有精確的光學鏡片特性。
挑選太陽眼鏡的鏡片
2.染色鏡片 鏡片的顏色以灰色為最佳,因為它可以平均地降低各種顏色;其次是墨綠色、深茶色等。 太陽眼鏡的著色鏡片,含色深度共分為四種,依次為遮光度15% (00號)、35% (0號)、50%(1號)、70% (2號)。
◆15%的深度最淺,適合室內配戴,可以讓視覺柔和。 ◆35%的顏色,適合室內室外頻繁出入配戴,眼睛在太陽下較易適應。 ◆50%深度的太陽眼鏡,可在烈日下和海邊戴用。 ◆70%的太陽眼鏡一般只適合在強烈的太陽光下使用,不可以駕車使用。
一副好的太陽眼鏡一定要有抗紫外線傷害的功能,所以上述所提的有色鏡片仍需再加上「抗紫外線鍍膜」,而且最好是「UV400」的鏡片(指波長400nm以下的紫外線都會被遮斷)。
3.變色太陽鏡片 有一種非常方便的眼鏡,在太陽明亮的地方,鏡片就變成深色,即可當作太陽眼鏡使用;進入屋內,立刻又恢復為接近無色透明的鏡片。
【生化博士•養生排毒達人】江晃榮、【婦產科醫師】陳保仁、【國泰綜合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感染科醫師】崔可忠、【御絨中醫診所院長、御美醫聯盟體系研發總顧問】廖婉絨、【中華肌內效協會副理事長】簡文仁、【中醫師】羅明宇、【御絨中醫診所主任中醫師】羅珮琳強力推薦!
●多吃豬腳能保護關節? ●膚色暗沉和吃冰有關? ●五穀雜糧是導致胃病的頭號兇手? ●長期食用太甜或太鹹的食物,容易產生皺紋? ●青木瓜食補真的可以豐胸嗎? ●黑木耳等黑色食物,真的可增強性能力嗎?
「養生我知道」節目開播以來,在養生教主黃倩萍的帶領下,引發了一波新的養生風潮,節目中更請來各科別的名醫顧問群,解答各式各樣疑難雜症,為現代人的健康層層把關! 當身體發出紅色健康警訊,你是否能夠判斷出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且對症下藥?本書即針對現代人最關心的切身問題,為你破解許多道聽塗說的健康迷思,並結合中西醫觀點,提供實用的保健養生之道。 吃好不如吃對,只要藉由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再配合簡單的穴位自療,就能幫助你活化細胞、提升免疫力,從此惱人疾病不上身!
三立「養生我知道」節目,包羅每個人都會關心的養生議題,關心民眾食衣住行的健康問題,還有大小疾病、甚至癌症的防範與如何保養。 除了健康養生概念的宣導,跟著時節養生自我保健,同時也介紹食補食療養生、運動體操或是穴道養生等等,提倡時尚健康觀念:簡單保養,健康就好命,累積健康存摺,健康就是最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