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瘦子之所以苗條,也是有原因的!自從上期公開發胖生活檢查清單之後,許多人終於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正不知不覺地邁向發胖之路,所以本期電子報要好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變瘦的秘訣:你只要在對的時間、吃下對的食物,就這麼簡單!
10個不打針、不吃藥、不用做激烈運動的超簡單方法!《這輩子再也不會胖》PPT簡報檔下載
吃過多水果會招致脂肪肝!
日本有句諺語:「早上的水果是金,到了晚上變成銅。」意思是早上吃水果對身體好,但到晚上吃就不好了。 有人想過是什麼原因嗎? 晚上吃水果對身體不好的原因,就是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 脂肪肝和內臟脂肪的元兇就是糖分,尤其是果糖和砂糖(蔗糖)。因為果糖分子小,很容易在吸收後迅速成為脂肪。脂肪肝的成因,會不會是糖分攝取過量呢?會讓我這麼想的原因,就是大概二十年前曾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成人醫學中心,針對一千三百名左右診斷出脂肪肝的患者,做了歷經約五年的追蹤調查。 當時普遍認為脂肪肝的三大成因是「肥胖」、「糖尿病」及「飲酒過量」,但調查之下發現實際上很多狀況是不符合以上三者的「原因不明型脂肪肝」。 由此可知當然不可能是「肥胖」。進一步浮現真正的原因就是「飲食內容不均衡」,尤其是「糖分攝取過量」。 根據對脂肪肝患者所做的飲食習慣問卷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以大量水果代替蔬菜的人,以及常喝罐裝咖啡或蔬果汁的人。 此外,五年來也請這些脂肪肝患者協助調查,記下他們的飲食內容。 發現五年後整體而言,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的患者在脂肪肝的改善上會比減少脂質攝取的人來得多。 於是,我用兔子做了實驗。在三隻兔子的飼料裡分別加入蔗糖、果糖和澱粉,持續餵食。結果肝臟中含有最多脂肪的就是吃摻有果糖飼料的兔子,然後依序是蔗糖、澱粉。 換句話說,即便同樣是碳水化合物,果糖和砂糖(蔗糖)都比澱粉容易轉化為脂肪。其中的差異我想自然是各種糖分子的大小不同,也就是因吸收速度而異。果糖的分子最小,能最快從小腸吸收,經過門脈這條血管進入肝臟,合成為三酸甘油脂。
二○○三年美國也出現了這樣一份調查報告。針對一萬兩千名美國人調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與代謝症候群罹患率的相關性。 從這項調查的結果顯示,相對總攝取熱量而言,碳水化合物比例越高的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例也越高。總攝取熱量中碳水化合物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男性,相較於攝取量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男性而言,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是一•七倍。 水果含有維他命、礦物質,以及食物纖維,當然有它的好處,但一天的攝取量應該控制在兩百公克以內。此外,一天攝取超過五十公克的砂糖就會增加三酸甘油脂。當然,白飯或麵包這類食物也都是糖分,千萬不能吃太多。不過,也絕不能因為這樣就以完全不吃白飯的方式來瘦身。 因為糖分也是腦部唯一的能量來源,估計大腦一天消耗的熱量大約是五百大卡,來源全都是分解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 用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方法來瘦身,當然會導致腦部缺乏能量。 遇到這種狀況,腦部就會把存在肝臟中的肝醣當作緊急狀態下的能量使用,但肝醣的儲存量最多只能撐上兩天,消耗完之後,肝臟就會從蛋白質製造糖分。 這時,萬一體內也沒有蛋白質的話會怎麼樣呢?身體就會打起肌肉中蛋白質的主意。換句話說,為了腦部而犧牲肌肉。 也就是說,採用控制糖分攝取到極低量的瘦身方法,會提高肌肉越來越瘦的風險,最後身體變得非常不健康。就像前面提過,基礎代謝也會驟降,變成易胖難瘦的體質,陷入體重上上下下的惡性循環。 記得凡事都得保持適量,「過猶不及」這句話,誠然就是瘦身的金玉良言。
【以上內容取材自栗原毅教授新書《這輩子再也不會胖》】
●我建議稍胖的人該重新檢視飲食習慣時,很多人會回答「不知道該從哪裡改起才好」。長期養成的習慣要一下子改過來的確很難。於是,我想提出最少能實踐的三項重點,也就是「吃東西時只要注意到這些就沒問題了」。
●第一,細嚼慢嚥。細細咀嚼可以刺激飽足中樞,防止飲食過量。此外,慢慢吃的話血糖上升也比較緩慢,防止促進脂肪囤積的胰島素一下子大量分泌。
●第二就是保持飲食的節奏。這是消除肥胖的一大關鍵。就算不改變飲食分量也無妨,先從每天盡可能在固定的時段吃三餐。暴食或吃消夜這種對身體不好的習慣,都是因為飲食節奏亂掉而產生的。所以千萬不要少吃早餐,或吃零食,只要在早、中、晚時段正常用餐,光是這樣應該也能在一段時間後維持穩定理想的食量。
●第三是吃到「九成五分飽」而非八分飽。換句話說,食量比目前減少百分之五就可以。假設原本一天攝取三千大卡,百分之五就是一五○大卡,也就是減少大約一片六片切的半條吐司,相當於健走三十分鐘消耗的熱量。只要能實踐這三點,就能自然塑造出不易胖的體質。
減肥該選蓋飯還是套餐?想知道答案?請速翻閱本書第90頁,一起加入「瘦活」行列!
看過無數減肥失敗案例的權威名醫, 完全了解你為體重斤斤計較的痛苦, 10個不打針、不吃藥、不用做激烈運動的超簡單方法, 讓你一輩子都再也胖不起來!
如果你試了各種減肥方式,從激烈的節食到只吃蘋果、香蕉等單一食物的減肥法,從上健身房流汗一小時到每天賣力搓揉腹部或大腿,但是體重不是減得很少,就是瘦了又復胖,要不然就是瘦下來卻把身體搞壞了,那麼請你務必來看這本書!
日本權威名醫栗原教授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證,發現肥胖的問題其實都出在「體脂肪」!體脂肪雖然具備保護內臟、維持體溫、累積能量等重要功能,不可或缺,但過多的體脂肪卻會成為各種病症的元凶。
因此栗原教授特別發展出「養成不發胖的飲食習慣」、「多活動以增加能量消耗」、「打造使用大量熱量的身體 」等三大原則,並提出十個簡單到讓你幾乎感覺不到負擔的瘦身方法。
一九五一年生於日本新潟縣。北里大學醫學院畢業,曾任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並兼任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特定相關診療所戶塚皇家診所所長。現為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專業領域為肝膽腸胃科,特別專攻肝臟疾病,在治療C型肝炎等肝臟疾病上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此外他也致力於預防及治療各種現代生活的文明病,並創造「清澈血液」一詞而名聞日本。除了監修《self-medicate預防與健康事典》,另著有《內臟脂肪的要命警訊》、《清澈血液生活的建議》、《C型肝炎懂了再治──最新干擾素治療》、《減重2kg,脫離代謝症候群》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