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位廣告界的名人因腦溢血急救不治過世,由於他正值壯年就離世,令許多人感到惋惜。這位先生熱愛運動,但他在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時就出現過缺氧、胸悶、呼吸困難等狹心症的前兆,而當時並不以為意;到了第二次參賽時,他因為身體極度不舒服而中止,沒想到卻在隔天深夜被家人送到急診室,確診為「心肌梗塞」,之後動了兩次心導管手術,心臟裝了4個支架,沒多久的時間,就因腦中風結束了一生。 許多人感慨,他並非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為什麼就突然發生腦中風了呢?事實上,這是有跡可尋的。根據新聞報導指出,他的家族有遺傳性高血壓,而其中一名兄長不到50歲就因心肌梗塞離世,所以有遺傳危險因子存在。除此之外,他曾形容自己有高血壓、心律不整和氣喘等毛病,也增加了其他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暫時性腦缺血」輕忽不得 「腦血管病」只是一個統稱,它包括了兩種常見的主要疾病:暫時性腦缺血及腦中風。雖然腦血管病泛屬腦神經科範圍,但這樣的患者往往合併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所以想要遠離心臟病威脅,不可不知「暫時性腦缺血」。 「暫時性腦缺血」(以下簡稱TIA)的廣泛定義是局部性的神經系統症狀,主要原因是缺氧引起。大部分的腦缺血症狀會在15分鐘內消失,而且60%至70%的患者在1小時內復原。如此看來,暫時性腦缺血似乎並無大礙,不過請別輕忽,它其實是發生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警訊。有TIA症狀的患者,經長期追蹤結果,死於心肌梗塞的機會是常人的2.5倍。 如果「暫時性腦缺血」症狀持續超過24小時,就會出現像是身體半邊手腳無力、嘴角歪一邊或講話口齒不清等症狀。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認知的「腦中風」。 中風的發生往往沒有前兆,而TIA則是唯一可靠的警訊。雖然中風的患者之中只有20%有TIA的症狀,但是1/3有TIA病史的患者會在5年之內罹患中風。發生中風最危險的時刻是TIA剛發生的數月之內,20%的患者在1個月內會導致中風,所以這段時間可說是預防中風的重要時期。
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 TIA的常見症狀有:半身無力、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或甚至不能言語、視力異常或眼前發黑,其他如眩暈、步伐不穩、吞嚥困難、記憶力減退、噁心嘔吐等亦時有所見。以上這些症狀,可從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神經系統正確的理學檢查,略知大概。詳細的發病過程包括發作時的症狀、疾病進行和恢復情形,譬如血塊栓塞導致中風的情況,症狀發生往往十分突然而戲劇化;血管梗塞則為漸進性。 而醫師要進一步正確的診斷TIA,首先就要將非缺氧性病變的可能性排除,因為有很多腦部或非腦部的疾病皆可能發生類似的症狀,例如偏頭痛、腦出血、心臟病、癲癇、低血糖、腦瘤或血液疾病等等。
【以上內容取材自心臟權威陳保羅醫師新書《要養生,先養心》】
造成「暫時性腦缺血」(TIA)的致病機轉,約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栓塞:最常見的一種致病原因,由於這種形式的發作通常是短暫的,所以診斷並不容易。另一種較罕見的情況是老年的二尖瓣脫垂患者,也會產生血栓導致腦中風。 二、動脈硬化性梗塞:和栓塞一樣,梗塞的發生也是由於動脈壁硬化後的粥狀塊和粥狀瘤破裂,造成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凝塊,如果加上血管已有狹窄,就形成血流的阻塞。 三、血壓不穩:血壓不穩是因血壓的不穩定而誘發的TIA,心肌梗塞便是原因之一,而先前已存在的腦血管病變也增加了發生的可能性。 四、血管收縮:這類型最少見,偏頭痛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春天診所董事長】何麗玲、【中華民國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萬芳醫院院長】洪傳岳、【考試院考試委員•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監察委員】葛永光、【前立法委員】藍美津誠摯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馬總統家族醫生、台灣心臟科權威陳保羅說: 從出生開始,我們的心臟就已經在老化!心臟沒顧好,吃再多、再貴的保健食品都是浪費!
猜猜看,哪種人的心臟最強? □天天熬夜泡網咖的大學生。 □捨不得丟掉剩飯剩菜,統統吃下肚的家庭主婦。 □平常不運動,假日才拚命上健身房的上班族。 □身材瘦瘦高高的漂亮美眉。 □雄性禿日趨嚴重的中年男子。 答案是──統統不合格!
我們平常疏忽了什麼? ●熬夜過度、缺乏運動,會讓心臟老化得比實際年齡還快! ●更年期婦女荷爾蒙分泌改變,又不注重飲食,血脂會迅速飆高! ●突然過度運動比完全不運動更糟糕,更可能讓猝死機率提升! ●身材過瘦也會影響心臟發育,心悸、焦慮就是警訊! ●荷爾蒙長期分泌不當,會讓心血管變得不健康!
心臟就等於是身體的引擎,要讓身體每個部位都健康、正常地運作,養生當然要先養「心」!但養心不能光靠吃保健食品,像是紅麴膠囊降低膽固醇的效果只有10%,價格卻可能比健保給付的藥物還貴!所以與其花大錢買保健食品,不如回歸自然的飲食,例如你可以多吃新鮮的魚代替魚油;每天喝一杯紅酒,比老了之後才吃銀杏,更能降低中風的機率……打開本書,陳保羅醫師將告訴你更多既正確又輕鬆的養生之道,並學會從小毛病中檢視你的心臟狀況,從此享受無憂無慮的「心」生活!
現任萬芳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美國臨床藥理學院院士 美國心臟學院院士 英國皇家內科學院院士 台北醫學大學內科及藥理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