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肚子的話,慢慢吃!
如同心理學家觀察到的,很多人的食量是依靠外在提示,特別是眼睛看到的訊息來決定,所以分量愈大吃得愈多、杯子愈大喝得愈高興;自動販賣機設計得夠誇張,就更容易吸引人們來買;M&M巧克力盒放得愈近,就愈想去吃。這些外在提示讓我們輕易地上鉤,滿足所有急於推銷的食品業者。
食品文化跟其他現代生活層面一樣,也成為視覺文化的一環。只是我們應體認到發展視覺以外的飲食感官功能有其必要,這樣才能提供身體有用且準確的必要訊息。比如說,這顆桃子聞起來跟看起來一樣好吃嗎?甜點吃到第三口,還跟第一口一樣帶來那麼美妙的感受嗎?雖然吃得下,但是肚子還餓嗎?
假設肚子已經吃飽的訊息要二十分鐘才傳得到腦部,可是大多數的人不到二十分鐘就草草結束一餐,感官根本派不上用場,更遑論幫忙控制食量。所以應該慢慢地吃,讓身體有時間告訴我們吃飽了,也許會讓我們少吃一點。法國人這點就很行。
汪辛克曾經問過一群法國人,要怎麼樣才知道該停下來不必再吃,得到的回答是,「我覺得飽就不吃了。」(這個答案對美國人反而很陌生,因為他們會說,「盤子空了就不吃」,或是「東西吃光的時候」。)法國人吃飯總是不急不徐、願意多花一點時間享用,很可能是這樣才有機會知道自己飽了。
我們至少要學著慢慢吃,多去注意身體發出的訊息,才不會讓外在提示決定食量。我們吃多吃少應該由自己來掌控,而不是放任食品行銷業者的操縱。汪辛克的新書:《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裡面列出十幾項實用的原則。不過我想提醒大家,作者似乎無視於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個體,提出的原則對人類的感官能力反倒變得有點諷剌。
盛食物時,放在小一點的碗盤裡;吃東西或喝飲料時,使用體積小一點的容器裝(即使買到大分量需要分裝,也別怕麻煩);吃東西留下證據,不管空瓶、骨頭或其他食物殘屑,都留在桌上,才知道自己吃喝掉多少東西;用高腳杯取代馬克杯(用矮胖型的杯子容易喝太多);健康食品放在看得到的地方,不健康食品藏起來;一次吃一份,多餘的飯菜留在廚房,不放在餐桌上,有助於打消再盛的念頭。
不單獨用餐
愈來愈多美國人吃東西時是獨處的。雖然有研究指出輕食者在跟別人一塊兒進餐時吃得比較多(也許是因為在餐桌上待的時間較久),不過對於飲食過量的人來說,與他人共餐時,不想被看到狼吞虎嚥的樣子,所以通常都會克制食量。正因為如此,很多食品行銷都很鼓勵我們看電視或坐在車子裡的消費行為,因為當我們漫不輕心或是獨處時,很容易多吃。不過克制食慾不是重點,與他人共享餐點,是讓飲食從提供身體熱量的機械化行為,變成一項社交與家庭儀式,亦即從動物的生物層次提昇到文化層次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