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期. 發報日:2009/06/17
* [ 真健康官網 ] * 訂閱相關電子報
健康開講 | 健康動起來 | 健康話題 | 健康小常識 | 健康寶典 | 健康達人
 

常聽老人家說吃飯要吃八分飽,但是你真的有這樣做嗎?看看滿街「吃到飽」的招牌,恐怕大家並沒有遵照這樣的健康說法吧,尤其《食物無罪》書裡有個很有趣的實驗,一次「碗底玄機」的實驗中,從做了手腳的碗底自動加湯。實驗組的人比用正常湯碗的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多喝百分之七十三的量,好幾個人甚至多喝了將近一夸脫(約九百五十毫升)。

如何能夠傾聽肚子的話,別一味的「愚吃」,不要等到看到碗或包裝盒空了、盤子裡的東西沒了,或是電視節目播完,才覺得不必再吃了,因而把自己給吃撐了!而這兩天聽到最嚇的一個訊息是:「台灣每10個人有1人已是糖尿病患者!」現在就開始睜大眼睛注意自己吃的食物吧,還有最重要的是「慢慢吃」,好好傾聽肚子的話吧!
 
 

聽肚子的話,慢慢吃!

如同心理學家觀察到的,很多人的食量是依靠外在提示,特別是眼睛看到的訊息來決定,所以分量愈大吃得愈多、杯子愈大喝得愈高興;自動販賣機設計得夠誇張,就更容易吸引人們來買;M&M巧克力盒放得愈近,就愈想去吃。這些外在提示讓我們輕易地上鉤,滿足所有急於推銷的食品業者。

食品文化跟其他現代生活層面一樣,也成為視覺文化的一環。只是我們應體認到發展視覺以外的飲食感官功能有其必要,這樣才能提供身體有用且準確的必要訊息。比如說,這顆桃子聞起來跟看起來一樣好吃嗎?甜點吃到第三口,還跟第一口一樣帶來那麼美妙的感受嗎?雖然吃得下,但是肚子還餓嗎?

假設肚子已經吃飽的訊息要二十分鐘才傳得到腦部,可是大多數的人不到二十分鐘就草草結束一餐,感官根本派不上用場,更遑論幫忙控制食量。所以應該慢慢地吃,讓身體有時間告訴我們吃飽了,也許會讓我們少吃一點。法國人這點就很行。

汪辛克曾經問過一群法國人,要怎麼樣才知道該停下來不必再吃,得到的回答是,「我覺得飽就不吃了。」(這個答案對美國人反而很陌生,因為他們會說,「盤子空了就不吃」,或是「東西吃光的時候」。)法國人吃飯總是不急不徐、願意多花一點時間享用,很可能是這樣才有機會知道自己飽了。

我們至少要學著慢慢吃,多去注意身體發出的訊息,才不會讓外在提示決定食量。我們吃多吃少應該由自己來掌控,而不是放任食品行銷業者的操縱。汪辛克的新書:《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裡面列出十幾項實用的原則。不過我想提醒大家,作者似乎無視於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個體,提出的原則對人類的感官能力反倒變得有點諷剌。

盛食物時,放在小一點的碗盤裡;吃東西或喝飲料時,使用體積小一點的容器裝(即使買到大分量需要分裝,也別怕麻煩);吃東西留下證據,不管空瓶、骨頭或其他食物殘屑,都留在桌上,才知道自己吃喝掉多少東西;用高腳杯取代馬克杯(用矮胖型的杯子容易喝太多);健康食品放在看得到的地方,不健康食品藏起來;一次吃一份,多餘的飯菜留在廚房,不放在餐桌上,有助於打消再盛的念頭。

不單獨用餐

愈來愈多美國人吃東西時是獨處的。雖然有研究指出輕食者在跟別人一塊兒進餐時吃得比較多(也許是因為在餐桌上待的時間較久),不過對於飲食過量的人來說,與他人共餐時,不想被看到狼吞虎嚥的樣子,所以通常都會克制食量。正因為如此,很多食品行銷都很鼓勵我們看電視或坐在車子裡的消費行為,因為當我們漫不輕心或是獨處時,很容易多吃。不過克制食慾不是重點,與他人共享餐點,是讓飲食從提供身體熱量的機械化行為,變成一項社交與家庭儀式,亦即從動物的生物層次提昇到文化層次的行為。

【以上內容取材自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麥可•波倫新書《食物無罪》】

我們都忘記一件事,人類有史以來,吃東西出於許多不同的理由,不單是滿足饑餓的生理反應。食物一向圍繞著幸福感、社交、家庭、心靈,人類和自然世界的關係,我們也藉由食物來表達自我。只要人們聚在一塊兒吃飯,吃的文化內涵便跟吃的生物性一樣重要。

健康是食物鏈中的物種間發生關係的結果之一。人類是雜食動物,會跟許多物種建立類似的關係。食物鏈當中的某種生物如果健康受到干擾,一定是牽一髮動全身,其他所有生物都會受影響;如果土壤不健康或缺乏營養,長在上面的草就營養不良,吃草的牛和喝牛奶的人同樣也會長不好。土壤與人類健康關聯時得出的結論:看似不相干的人與土壤,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個人健康絕不可能跟整個食物網絡沒有關係。
而最近總算有些幸運兒得到「優質營養品」的行銷待遇,那就是石榴中的抗氧化物被發現具有預防癌症和勃起功能障礙的好處(在過去,因為石榴的果粒要剝開來才能吃,很多人怕麻煩就跳過不吃);另外,以前被認為只會使人變胖的胡桃,其實內含的omega-3可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一塊貝果如果塗了花生醬再吃,裡面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吸收的速度會減緩;吃番茄加橄欖油可以讓番茄含的茄紅素更容易讓身體吸收。菜餚裡面加了百里香,香料內含的化合物質可能會影響食物的消化,比如幫助分解某種營養素,或是刺激解毒酵素的產生。
【以上內容取材自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麥可•波倫新書《食物無罪》】
新書預告搶先看
囊括紐約時報等8大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掀起全美飲食革命的話題巨作!
食物無罪-
揭穿營養學神話,找回吃的樂趣!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著

★橫掃出版家週刊、邦諾書店等全美12大暢銷排行榜!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五顆星評價破百!
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只買好東西》作者】朱慧芳【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總經理】黃仁棟【《全食物密碼》作者】陳月卿【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陳世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陳秀枝【飲食作家】葉怡蘭【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台灣慢食協會理事長】羅秀玉健康推薦!
隨書限量附贈: * 統一聖德科斯膠原蛋白液6折優惠券!
  * 統一聖德柯斯天然蔓越梅+天然C組合6折優惠券!
----------------------------------------------------------------------------------------------------------

本書將一舉揭穿營養學的國王新衣,告訴你食品界令人震驚的幕後事實,
以及真正的食物被營養主義淹沒的真相! 我們究竟應該吃什麼?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現在的食物供給不虞匱乏,然而大部分的人所吃下肚的,卻都不是真正的食物。愈來愈多的人每餐食不知味,或者草草了事,這不能叫做「吃」食物,而只是在消費「看起來像食物的可食物質」。
那些非天然、而是來自食品科學的產物,最大的特色就是號稱健康,卻正足以昭告天下它們最不健康。今日的飲食型態,已演變成輕食物而重營養素,在過去幾十年間,母親們已經喪失了晚餐菜色的決定權,取而代之的是科學家和食品行銷商,以及兩者通常會形成的聯盟。
假如真正的食物要站出來替自己辯護,那麼它們要反抗的對象,一個正是食品產業,另一個則是營養科學!這兩個投機者抓住一般人不知道「要吃什麼」的弱點而大發利市。諷刺的是,那些號稱權威的營養建議,不但毀掉了美味的餐點,還讓我們變得更加多病、癡肥!
那我們究竟應該吃什麼呢?飲食文化的研究權威麥可•波倫在本書中提出了全新的答案,並提供了簡單的衡量標準,包括:不會壞的東西千萬不要吃;商品中含有陌生、念不出來的成分千萬不要吃;食物買貴一點,吃少一點;吃正餐,並且慢慢吃……等等,幫助你重新學習正確的飲食方式,讓「吃」再度變成一件值得享受的事!
---------------------------------------------------------------------------------------------------------------------------------
來自國外的超佳讚譽!

「波倫易懂卻又一絲不苟的研究,對認真看待食物的人,都會是不可或缺的讀物!」──【波士頓環球報】

「波倫成功地讓你反覆思考,你堆在雜貨店的推車或盤中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令人大開眼界、改變對食物慾望的一本書!」──【波特蘭論壇報】
「這是一本重要的書,簡練卻言之有物,就像『食物』,其實一點也不簡單!」──【紐約郵報】
「《食物無罪》以波倫一貫刺激人心的內容,以及連結各個論點時的清晰與聰明才智而寫成!」──【西雅圖日報】
「波倫以清晰易懂的風格及充滿創見的研究,證明了自己足以成為現代論證食物最可敬的人物之一!」──【金融時報】
「令人印象深刻的功績!波倫已成為罕見具備正直特質的說服者,卻又兼具公眾影響力!」──【書籍論壇】
「假如二○○六年的《到底要吃什麼?》沒將波倫的名聲鞏固成卓越出色的環境記者,那麼《食物無罪》絕對會做到這件事!」──【身體與靈魂雜誌】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一九五五年生於紐約長島,加州大學英語碩士,現為《紐約時報雜誌》長期專欄作家,以及柏克萊大學新聞系教授。
他專精於食物本質的探討,包括食物鏈、消費文化、營養素等等的演變,在全美掀起了熱烈討論,也改變了無數美國人的飲食習慣。而在本書中,他更進一步讓我們知道如何從每一餐開始做出改變!
麥可•波倫另著有五本作品,其中包括《到底要吃什麼?》和《慾望植物園》兩本紐約時報暢銷書。他現在與畫家妻子茱蒂絲•貝澤以及兒子以撒住在舊金山灣區。

*麥可•波倫英文官方網站: www.michaelpollan.com

 
 
◆◆◆ 前期電子報 010203040506070809 ◆◆◆
皇冠首頁Copyright © 皇冠文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