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裡擺滿形形色色的各式商品,蒙蔽了大家的耳目,讓我們察覺不到現在吃得到的食物種類正在減少。在過去一百年當中,工業化農業只願意選產量高、最好是可以用機器收割和加工的品種(通常也都取得專利)。在商業化考量下,人類淘汰了成千上萬種動植物。今天在美國種的綠色花椰菜,有一半是以產量大聞名的「馬拉松種」(marathon)。另外,美國的雞肉大部分是單一品種(Cornish cross),火雞更是有高達百分之九十九是廣胸白火雞。
現在的農場只看得到玉米和大豆。因為這兩種作物是自然界裡面,把陽光和化學肥料轉化成碳水化合物(玉米)和油脂與蛋白質(大豆)效率最高的能量轉換器。農業景觀的簡化,直接造成飲食內容的簡化,今天餐桌上的男女主角正是玉米和黃豆(驚訝嗎?)你也許不相信自己正在大量消費玉米和大豆,不過看看這個數字:你吃的蔬菜油百分之七十五是大豆製成的(約佔每日總熱量百分之二十),甜食當中用的糖,有一半是來自玉米(佔每日總熱量百分之十)。
食品業者的作法是在便宜的原料中添加營養素。業者的腦筋都用在如何把這兩大作物分解後做成化學積木,然後重組變成無數的包裝食品。結果就是每一名美國人每天會從玉米攝取五百五十四卡熱量,大豆二百五十七卡;再加上小麥(七百六十八卡)和米飯(九十一卡)。這麼一來,人們的胃裡已經沒有地方再裝其他的東西了。
光是這四種作物就佔了人們攝取總熱量的三分之二。過去的人吃的食物種類高達八千多種,其中有三千種還相當普遍。古今一對照,可以發現人類的飲食內容被極端簡化的現象。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人是雜食動物,要維持健康必須攝取五十到一百種化合物質和元素來支撐。我們依賴玉米、大豆、稻米和小麥這四種作物的程度之深,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工業化農業貪得無厭地從土地大量掠奪營養素(卡路里),食物產量雖然大增,但品質下降的趨勢卻愈來愈明顯。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官方從一九五○年代追蹤記錄的四十三種作物,營養價值持續地降低。各種食物的作用從五○年代起,像鐵、鋅、鈣、硒等,都降了一成以上。講得更具體一點,要吃到一九四○年一顆蘋果提供的鐵質,現在要吃三顆才行;今天要攝取到足夠的每日鋅建議量,要比一百年前的人多吃七條麵包。
目前至少有三成的人有營養不良的毛病!體內缺乏維他命C、E、A與鎂,問題倒不完全出在沒吃夠營養含量變少的天然食品,而是吃了過多空有熱量(沒有營養素)的加工食品。不僅如此,食物加工廠用的,也是營養價值一直在降低的原料;即使吃的是天然食物,每一卡路里所含的營養素也都比以前來得少。
美國農業部最近發現,小麥經過一百三十年的「改良」(這段期間每英畝產量翻了三倍),鐵質含量已降低百分之二十八,鋅和硒的含量也都降了約三分之一。無獨有偶,現代荷蘭乳牛產的牛乳(日產量也是一九五○年的三倍)在油脂和其他營養素含量方面,也比傳統「未加以改良」,如娟姍牛、更賽牛和瑞士黃牛等品種大為減少。
一九八○年開始,美國每一名農夫每日生產量提高六百大卡。糧價也同時下降、食物分量大增,很自然地讓大家吃得比以前更多,每日攝取熱量比一九八五年高出至少三百卡。不過這多出來的部分是哪些熱量?幾乎有四分之一是來自添加在食物裡的糖(多為高果糖玉米糖漿);另外四分之一來自添加油脂(多為大豆油);百分之四十六來自穀類(大多為精製穀類);蔬菜水果提供的熱量非常地少(百分之八)。一九八五年以來,人們從飲食中攝取的熱量,添加物佔了壓倒性的大宗(其中百分之九十三是糖、油、精製穀類)。雖然量大,可是除了卡路里之外,幾乎毫無營養可言。
重量不重質的飲食,在世界舞台上造就了新品種生物:吃太多又營養不良的人類!在加州奧克蘭某診所醫師提出的病例報告中,體重過重的小孩竟然身患古代才有,早就被已開發社會遺忘的軟骨病!事實上,當孩子只吃速食,不吃新鮮蔬果,喝汽水比牛奶還多的時候,這種古老的營養不良症是會再出現的,即使肥胖者也難以倖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