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食物」是指可以吃進嘴裡的東西,但今天各大超市擺出成千上萬種可以吃、看起來像食物的東西來混淆視聽,我們真的不得不提防!
那些源於食品科學的新產品,總是包裝得美美的,還有健康訴求加持,讓我不禁提出一個有點反直觀的意見:如果你關心自己的健康,最好避免去吃那些自誇健康的產品。理由?因為某項產品如果宣稱健康,正是不打自招,在暗示你它其實是不健康的,不是你該吃的東西。我說事情不單純,現在馬上看到了吧!
現在的人對食物困惑到認為有必要去找一名記者、營養學家、醫師,或參考政府公布的食物金字塔,請教對方人類日常必要行為這麼基本的問題,這在我看來是很特殊的現象。我在想,有其他生物對於自己吃什麼而去尋求專家意見的嗎?當然,身為雜食動物(指所有在大自然生長的東西幾乎都吃,也必須吃各種食物才能攝取到維持健康所需養分的生物),「吃什麼」這個問題,也許真的是比……假設跟牛相比,要來得複雜。
但話又說回來,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這個問題通常也不用靠專家,就能夠自行摸索出答案來。我們依循的準則就是「文化」,這其實是把母親美化之後的統稱。吃什麼、吃多少、按照什麼順序吃、配什麼吃、何時吃、跟誰吃……等問題,史上早就有了定案,也沒出現過爭議或困擾,一代一代地從母親傳給孩子。
然而,在過去幾十年間,母親們已經喪失了晚餐菜色的決定權,取而代之的是科學家和食品行銷商(通常兩者會形成不健康的聯盟),有時是朝令夕改的政府,不管在飲食建議量、標示或食品金字塔,總是一變再變,立場搖擺。想想看,我們這一代大部分的人都不再吃母親小時候吃的東西,甚至也放棄了我們小時候母親餵我們的東西。從歷史的觀點來看,這是很不尋常的狀況。
讓美式飲食的變化停不下腳步的背後力量究竟是什麼?其中的一股勢力,正是來自價值三百二十億美元的食品業,這個產業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成長。另一股勢力則是立場永遠不會一致的營養學。看你怎麼想,有人認為這也許是探索飲食與健康知識新視界的過程,我的看法是這個學門本身就有缺陷,懂得少卻不敢面對現實。
把祖父母那一代的飲食文化逐出餐桌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在六○年代開始把動物油脂視為洪水猛獸的官方科學意見。再加上食品業者從中推波助瀾,因為如果照我外婆樣樣自己來的節儉煮菜方式,油在家裡自己榨,生意人就沒得賺錢了。所以業者刻意利用所謂的「先進科學知識」來為產品背書,向我母親這一代人,成功地推銷今日反被視為洪水猛獸,讓人賠上健康的氫化植物油。
今天我們接收到看似鐵證如山的飲食與健康的關連,遲早會因為更新的證據出現而全部崩盤。舉最近的例子,根據二○○六年發布的消息,一向被認為可預防癌症的低脂飲食,也許根本沒有防癌功效!
人們長期以來對膳食纖維有助預防結腸直腸癌的觀念深信不移,但在二○○五年,我們才發現這可能不是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所做的研究,並沒有發現吃魚對心臟有顯著的好處(還可能因為吃下汞污染魚而傷害腦部);另一方面,哈佛大學版的結果則是讓人充滿希望的好消息:每周吃兩份魚(或吞幾顆魚肝油丸)可以讓心臟病發作致死率降低三分之一以上,難怪omega-3脂肪酸逐漸替代燕麥麩之姿嶄露頭角。
食品營養學家汲汲營營地想將魚油和海藻油,加進人類飲食上立於不敗地位的麵包和麵條、牛奶、優格和起司等,相信這些主要食品很快就會以健康的「魚」為訴求出現在市面上(希望大家還記得前面講的,營養學理論善變的習慣)。
「吃什麼?」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會變得如此複雜的前因後果,跟食品工業、營養學和新聞業(嘆息……)的制度脫不了干係。這三個行業正是靠著雜食性的人類對基本問題感到大惑不解才能大發利市,雖然人類從進化早期到現在一直都生存得很好,完全不必靠專家指引,但這樣一來,食品公司賺不了錢、營養學家會失業、報社編輯或記者就寫不出精采報導,(也許包括消費者自己,有誰重複聽到『請多吃蔬菜水果』不會覺得無聊的?)。
因此,這場科學大陰謀就像烏雲般遮蔽在最簡單不過的營養問題上空,讓所有利益相關者雨露均霑,然而最應該從營養建議中受惠的社會大眾和我們自己的健康,卻得不到半點好處,更別說享受吃的樂趣。其實膳食建議專業化的風潮最令人詬病的,就是人們沒有因此變得比較健康!相反地,正如前段所提到,人們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得到的營養建議(特別是說服大家以碳水化合物取代飲食當中的油脂,低脂高糖的飲食反而危害更劇烈),有一大部分都讓我們變得更不健康、也更加肥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