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期. 發報日:2009/04/15  
 
* [ 真健康官網 ] * 訂閱相關電子報  
健康開講 | 健康動起來 | 健康話題 | 健康小常識 | 越吃越健康 | 健康寶典 | 健康達人
 
 
各位重視健康的朋友們大家平安!這是我們第一期的「真健康養生報」,未來將會定期提供給大家一些有關健康養生的話題新知,和大家分享正確的養生觀念以及有效的實用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因此更了解怎麼照顧自己的身體,享受生猛有勁的健康生活!
 
 
每天三餐該怎麼吃? 王明勇老師◎文
首先,必須先了解我們身體進行新陳代謝的生理時間。一旦了解我們的身體一天24小時是怎麼運作的,就自然會知道該怎麼吃東西了。
★身體新陳代謝的生理時鐘★
凌晨4:00
|
中午12:00
[解毒和排泄]
早晨是排便的最佳時機,因為昨天吃進肚子裡的食物經過胃腸一整個晚上的消化處理,己經將用剩的廢物送到了直腸,就等著被排出來了。但是一般人早上的時間都很緊湊,常常趕著上學、上班,沒有時間好好排便,長期下來健康就容易出問題。
因此,我建議每天起床先喝一大杯水,可以促進腸子蠕動,通常我會加入四分之一顆的檸檬汁和少許的海鹽。身體和精神雖然經過了一個晚上的休息,但是我們的肝臟卻是在晚上工作,早上起床時反而是肝臟最疲累的時候,水裡的檸檬汁可以清血、清肝,而補充海鹽中的鎂和微量元素則可以讓肝「Wake Up」。除此之外,如果有便祕的問題,也可以300c.c.的水泡一些纖維素、棗汁,再加一點乳酸菌一起飲用。腸胃要順暢,水、酵素、纖維和乳酸菌這四項元素缺一不可,早上空腹喝下這杯飲料,可以讓它像海棉一樣會吸淨腸子裡的髒東西,吸完之後乳酸菌等好菌就可以留在肚子裡,進而促進腸道的活性化,改善排便不順的問題。另外,早餐要多吃能幫助解毒、排泄的食物。
中午12:00
|
晚上9:00
[攝取和消化]
整個白天的時間,我們的身體都在進行食物的攝取和消化。這也是為什麼常聽人說,晚餐最好不要晚過九點,而九點之後也最好不要吃東西。因為這時體內的工作重心已經不在消化上,吃進去的食物會不容易消化分解而囤積在體內。
晚上9:00
|
凌晨4:00
[吸收與利用]
超過晚上九點,當身體應該在進行吸收與利用的時候,如果再繼續進食,身體就會「分心」,無法專心吸收,如此一來,身體得到的營養反而會不足。這也是為什麼夜貓族、空姐等作息時間經常日夜顛倒的人身體容易出毛病,長期下來也會影響內分泌週期,讓健康亮起紅燈。
 
★早餐★ 選擇富含酵素、好消化,可迅速供給能量的食物
以前常聽人家說「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其實這個原則並不完全適合現代人的飲食。我認為早餐不一定要吃得豐盛,而是要吃含有豐富酵素、好消化、可以直接提供身體能量的食物。不妨以水果、蔬菜沙拉為主,第二優先是米飯,而不需要吃太多蛋白質和肉類食物。
一般美式早餐有牛奶、蛋和培根,這些都是油和蛋白質,蛋白質不好消化,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必須花更多的能量去消化它,對早上的精神來說絕對有影響,吃完早餐反而會昏昏沈沈。加上早上是身體解毒和排便的時刻,水果因為是單醣,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米飯則是澱粉屬多醣類,首先在口中就會被唾液消化。而肉類、蛋和牛奶則是蛋白質,必須運用很多胃液來消化,容易消耗體力。
我每天的早餐,是一份加了一匙有機亞麻仁子油攪拌均勻的自製優格,再搭配新鮮水果,另外再加上一杯不冰的有機蔬果汁,或是以糙米、堅果為主要食材的燕麥粥。如果前一天晚上吃太多,我早上就不吃早餐,只喝果汁。只要維持血糖穩定,其實不一定非吃早餐不可。
 
★午餐&晚餐★ 粗食飲食與彩虹原則
1. 主食:選擇糙米飯、五穀飯或黃豆飯等五穀雜糧為主的粗食,避免三白食物(白飯、白麵條、白麵包)。
2. 主菜:一天三餐至少吃到七∼九種蔬果,在一餐中根、莖、花、果、各種顏色和各種部位的食物都要攝取到,而且每一餐菜色不要重覆。
3. 提高生食比例,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生菜沙拉,並且在配菜方面增加涼拌菜、泡菜等天然醃漬的食物。
4. 蔬果與肉類比例為七比三。可以在三餐中選擇一餐出現肉類,或是一餐中僅一道肉類料理即可。
5. 烹調原則以低溫烹調為主,以蒸、水煮或燉煮優先,避免油炸食物及高溫燒烤。
6. 晚餐儘量早一點吃,入睡前二至三小時最好不要進食。
 
★睡前★ 最適合補充乳酸菌
身體在睡眠時,既沒有進食也不會進行消化,可以讓乳酸菌不受胃酸干擾,順利地進入腸道裡增生繁殖,幫助分解食物、合成營養素、促進腸胃蠕動,為第二天早晨的排泄工作做好準備。因此,睡前補充乳酸菌是最好的時機。
【以上內容取材自王明勇老師新書《不能吃的秘密》】

美國康乃爾大學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全球工業國家或文明國家中,人民身體的疾病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原因是來自於飲食。

   
各個民族長久以來的飲食習慣,與人民健康情況有絕對的關係。例如同樣愛吃高脂食物,美國人發生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卻是法國人的六到八倍,這很可能和法國人多吃橄欖油和葡萄紅醋有關。日本的飲食習慣中雖然生食比例較高,但是以燒烤、醃漬和加工等調理居多,所以容易引起胃腸方面的疾病。而台灣女性乳癌人數居高不下多,則是因為飲食習慣偏西化、吃進太多脂肪,不像日本人脂肪攝取量較低、攝取豆類製品較多。
   
用餐的正確順序:容易消化的先吃,不好消化的後吃。
Step 1:少許湯
Step 2:溫菜或生菜沙拉 (可加少許水果及綜合堅果)
Step 3:副食 (魚、肉類)
Step 4:主食 (米或麵食) 隨意即可
Step 5:茶、咖啡或甜點 (淺嚐即止)
  【以上內容取材自王明勇老師新書《不能吃的秘密》】
 

[營養在這裡]

這道飲品十分特別,是直接使用沒有煮過的生發芽米打成的。日本有一句俗話:「白米是死的米,糙米是睡著的米,發芽糙米是活的米。」發芽糙米含有豐富的酵素,而且營養比白米高數十倍,易消化、好吸收,對於降血壓、鎮靜、助眠都很有幫助,其中所含的肌醇還可以抗氧化、抑制癌細胞,而且老少皆宜,是很好的早餐和點心。
有些人喝傳統米漿容易上火、口乾舌燥,甚至會有胃酸過多的現象,這些都和米漿的製作方法很有關係。傳統米漿大部分是將白米以高溫、高壓的方式製作,不但營養和酵素成分都被破壞了,燥性也會增加,再加上如果本身腸胃不容易消化澱粉,就會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以生的發芽糙米直接放入調理機,再加入堅果、生的玉米一起打,加入溫水,不但可以補充堅果類特殊的營養成分,熱熱的喝也可以健脾胃。
【以上內容取材自王明勇老師新書《不能吃的秘密》】
 
小心!繼續吃毒下去,你就會加速老化,百病上身!
不能吃的秘密-打造無毒的飲食生活
TVBS【健康兩點靈】生機飲食專家 王明勇◎著

【有機園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于建華•【「無毒的家」首席食療顧問】王康裕•【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潘懷宗•【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謝明哲聯合推薦!

隨書限量附贈:
* 「無毒的家」頂級OEC油芯節能鍋、YOGI HOUSE凍晶乳酸菌+歐洲藍莓果醬、克拉沛綠葡萄籽油+法國手工海鹽3大優惠券
* 「康健有機園」限定商品85折優惠券、買「俐益湖完美全營養調理機」送「營養高纖食材一組」免費兌換券!
即日起至金石堂網路書店預購本書,就有機會獲得Sensatia聖莎緹亞乳木果油系列手工皂!
想要身體健康,不只要改變吃的東西,更要先改變吃的觀念!
台灣平均每7分10秒就有一個人得癌症,罹癌人數每年不斷創新高,因為一般人不知道日常生活裡到底有多少毒?其實吃在嘴裡越美味,可能毒越多!我們到底「能吃什麼?」又該「怎麼吃?」已成為現代人的首要課題,不想讓老化、疾病、肥胖提早上門?無毒的飲食就是第一步!食療專家王明勇老師在本書中將為你解開食物背後隱藏的驚人真相,告訴你如何選擇無毒的食品以及正確的飲食方式,從如何喝好水、用好油、選好鍋,一直到針對速食的「2不3要」原則,並特別提供三十道王老師精心調配的美味養生餐。現在就跟著王老師一起打造無毒的飲食生活,讓你越吃越健康! >>試讀本下載新書預告1新書預告2
 
 TVBS【健康兩點靈】生機飲食專家 王明勇老師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分班、台北醫學大學食膳保健學分班、澳洲生藥學院(Australian School Of Herbal Medicine)結業。

日本時間差療法協會會員,德國布魯士自然療法中心研習。
TVBS「健康兩點靈」、「女人我最大」、「MONEY我最大」專家來賓。
台灣運動科學協會運動營養學委員、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機飲食助理講師、新竹市文化局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愛恆啟能中心健康顧問、「無毒的家」自然生活館講師。
 

原本是中原大學建築土木系畢業的高材生,對工作更是滿腔熱血,曾參與一個大型眷村改建案,帶領上千名工人,建造二千四百多戶住宅。在一次意外中,吊車上的模板從二十多層樓高垂吊而下,因聯繫失誤重達約數百公斤的模板直接壓落在他的身上。生死一瞬間,他幸運地保住性命,但脊椎因此受傷,送醫臥床一個星期,但是脊椎的傷痛卻一直留在身上。
經過這個意外事件後,王明勇開始思考未來:有沒有一種事業能夠兼顧健康與生活呢?此時他接觸到當時剛在台灣起步的「有機產業」,就毅然決定轉換跑道、從頭學起,開始進修相關學分,並遠赴德國、瑞士、日本、澳洲、美國、加拿大體驗研習,終於成為新世代的飲食專家。
從建築工程師到食療專家,無論是蓋房子還是推廣養生觀念,王明勇始終保持著同樣的信念:希望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夠越來越美好!

  *王明勇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yogihouse123
 
 
皇冠首頁Copyright © 皇冠文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