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期. 發報日:2018/2/14
* [ 真健康官網 ] * 訂閱/取消相關電子報
健康開講 | 健康動起來 | 健康話題 | 健康小常識 | 健康寶典 | 健康達人
 

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導致代謝病的出現,想要降低罹患生活代謝病的風險,唯有改善錯誤的生活型態,並從身體的脂質代謝正常化著手,才能扭轉因脂肪異常堆積與分佈紊亂所造成的各種不健康的現象。不吃不會更瘦,脂肪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你也是努力節食、認真運動,並且用心鞭策自己過健康的生活,但體態及健檢指數卻總是無法達到理想,甚至出現紅字,那麼唯有打造「精瘦」體質才是化解「脂質」難題的王道!


 

遵循生物的精瘦法則,從裡到外都健康

◎精瘦是化解脂肪難題的王道
歷經長久的演化,人類早已擺脫遠古時期的生活模式,只是身體裡面的脂質,仍然保存五大關鍵生存點,以及延伸而來的五大困境(第一個關鍵生存點是體格不能太胖;第二個關鍵生存點是比攀爬樹木還要更多的熱量;第三個關鍵生存點是需要大量膽固醇;第四個關鍵生存點是預防製造膽固醇的剎車系統失靈;第五個關鍵生存點是繁瑣的脂肪配送),只要掌控失當,就會出現脂質異常,成為現代人必須面對的健康危機。
如何改善脂質異常?我的核心觀念是「精瘦是王道」。甚麼是精瘦?有兩大重點,一是「要壯,不要胖」,演化時期的壯,是避免從樹上掉下來,現在的壯,是不要讓脂肪到處堆積,成為傷害健康的壞分子。二是「不是不要膽固醇,而是不要麻煩自己的身體製造,多從外面攝取」,從外面攝取人體需要的膽固醇,身體就可以少儲存一些熱量,因為製造膽固醇很耗費熱量。
可別以為零脂肪才是每個人目標追求的體態,人體沒有脂肪是不行的,但也不能儲存太多,夠用就好,免得會「留來留去留成煩惱」。
我常在演講中問大家,「如果你們是一名減重顧問師,會如何用演化觀點指導靈長類生存?」
以下是幾項建議:
1、要有肌肉?
2、不要怕吃東西?
3、脂肪堆積剛好就好?
4、不要害怕攝取膽固醇?

大多數人的答案都一樣,要有肌肉,要吃東西,攝取膽固醇,脂肪堆得剛剛好。
我將以上四個建議改稱為「演化優勢」,理由是:
1、要有肌肉,有益於攀爬跳躍。
2、體重堆積剛好就好,小心樹枝被壓斷摔下來。
3、不要節食,提供腦筋思考所需的足夠能量。
4、不要太在意攝取膽固醇,以利進化出更大容量的腦子。

如果反過來,換成靈長類動物角度來看現代都市人,牠們一定會覺得現代人很好笑,堆了那麼多脂肪後,才開始這個不敢吃、那個不要吃,可是不吃以後,膽固醇也沒降下來,還是有脂肪肝。這種生活型態就是都會人脂肪代謝不良的縮影。有人是體態輕盈,毫無脂肪,卻罹患脂肪肝,並且膽固醇過高。有人是下班後就去運動,中午吃生菜沙拉,幾年下來,膽固醇依舊偏高,沒有下降至正常指數。有人注重養生,但脂肪肝不曾消失,每年健檢都出現。有人是長期吃素,食物中不含膽固醇,但膽固醇一樣異常偏高。
從演化角度看待生物體格的胖與不胖,會影響到個體及族群生存,但是精瘦體格卻可以化解身體對脂肪的矛盾,需要依賴脂肪,又可以擺脫脂肪過多帶來的困境。也就是說,有了健壯肌肉提供生存優勢,不僅可以強化打鬥勁道、奔跑速度、靈活反應及敏銳行動,有利捕獵獲取食物以外,還能有效逃脫被獵物者的追捕。
別以為只有低等捕獵動物需要精瘦體格,遠古時代的人類一樣得保持精瘦,才能成功打獵,獲得食物,維繫生命。即使到了現代,大家對精瘦體格的看法也未曾動搖及改變,年輕時身材容易保持精瘦,會吸引很多人的眼光,認為你是超級帥哥、性感女神,如果身上堆積脂肪,不僅是自己嫌惡,周遭親友的揶揄也接踵而來。
「哎呀!你一定又貪吃了,飲食管理執行不夠徹底!」
「你的飲食中油分太多,所以膽固醇降不下來!」
「年紀大囉!代謝慢,當然胖!」
「飲食中含有隱性的油脂或隱性的膽固醇,不留意就會不知不覺吃多了!」
「食品添加劑、黑心油、服用西藥、環境毒素……生活中無可避免的!」
「最近壓力大,太過疲累了嗎?」
「患了B肝或C肝,就很難再控制脂肪!」
「你是先天失調,體質、遺傳、基因,還是哪些因素造成胖嘟嘟!」
為什麼精瘦與肥胖會出現如此天壤之別的待遇?因為與大腦邊緣系統運作有關,看到精瘦的個體,就會直接活躍起來,從遠祖時代以來,精瘦擁有優勢亮點,除了代表力道、速度、靈活和準度的生存優勢,同時顯現個體健康,有華麗感,容易吸引異性青睞及享受甜美氛圍。

◎精瘦是演化及健康的縮影
演化和個體健康互為表裡,精瘦不只對個體有利,對整個族群也是有利,可以防止族群弱化,將優勢選項的基因傳衍下去。在此慎重聲明,我絕對沒有歧視沒有擁有精瘦個體的意思,只因為了協助讀者體會過胖情境所做的必須性描述,同時傳遞期待讀者拋開以生化檢測的數字做為依據,表淺地看待健康這件大事。因為用數字看待脂質生理健康,容易陷入一種尾巴搖狗的困境。*
現代人重視脂質健康,深深受到脂質異常的困惱,這麼重要的事情,卻以「脂質的檢驗數值是否在正常範圍以內,做為健康或不健康的結論」當成主軸觀念,然後自詡為理性且有科學資料的處理模式。我認為以數字看待脂質健康,或以脂質數字看待健康都不足夠,就像尾巴搖狗一樣,當相對不重要的事情占據主軸後,脂肪代謝異常問題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拋開過去成見,不吃並不會更瘦
為了避免落入無效循環,我提出從「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是結論」的科學調性,轉入「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是暗示」的演化調性,因為從我的臨床經驗發現,「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不該是健康與否的結論」,「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可以用來當作一種暗示或明示」。
科學調性是講究流行病學或分子醫學的資料,資料固然有其「依據」,卻不見得命中要點,反而演化才是那隻改變角度終極的手,因為演化是一種功能導向,不管數字,而是結果論的深思。以血壓為例,半夜時出現收縮壓八五毫米汞柱,急跑步時一七○毫米汞柱,以功能導向來看,這是非常正常的血壓數值,但以資料導向來看,一七○毫米汞柱超過正常值的一四○,卻需要密切追蹤或給藥治療,所以在協助脂質異常者做健康提升、疾病翻轉時,我的臨床經驗都是正向的。
我也經常透過一連串解釋脂質演化的故事,啟發減重者內化的決心,並協助他們體認到減重這件事和別人的觀點無關,不用在意別人對你減重無效的評論,或一知半解的論調,而是要將過去的認知一一打破,再次建立全新的觀念。這樣的做法,對於不斷減胖失敗或容易復胖者來說,往往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契機。
在重新建立認知以前,我強調四個演化觀念:要有肌肉、體重剛好就好、不要害怕吃東西、不要怕攝取膽固醇。

【以上內容取自《精瘦練習》】

拋開過去成見,不吃並不會更瘦

為了避免落入無效循環,我提出從「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是結論」的科學調性,轉入「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是暗示」的演化調性,因為從我的臨床經驗發現,「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不該是健康與否的結論」,「檢驗值的正常範圍與否,可以用來當作一種暗示或明示」。

科學調性是講究流行病學或分子醫學的資料,資料固然有其「依據」,卻不見得命中要點,反而演化才是那隻改變角度終極的手,因為演化是一種功能導向,不管數字,而是結果論的深思。以血壓為例,半夜時出現收縮壓八五毫米汞柱,急跑步時一七○毫米汞柱,以功能導向來看,這是非常正常的血壓數值,但以資料導向來看,一七○毫米汞柱超過正常值的一四○,卻需要密切追蹤或給藥治療,所以在協助脂質異常者做健康提升、疾病翻轉時,我的臨床經驗都是正向的。
我也經常透過一連串解釋脂質演化的故事,啟發減重者內化的決心,並協助他們體認到減重這件事和別人的觀點無關,不用在意別人對你減重無效的評論,或一知半解的論調,而是要將過去的認知一一打破,再次建立全新的觀念。這樣的做法,對於不斷減胖失敗或容易復胖者來說,往往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契機。
在重新建立認知以前,我強調四個演化觀念:要有肌肉、體重剛好就好、不要害怕吃東西、不要怕攝取膽固醇。

【以上內容取自《精瘦練習》】


 

精瘦練習:抗老名醫教你永不復胖的秘密,打造完美體脂比例!

簡基城 ◎著

5大常見案例分析!4大脂質改善要點!2大減重關鍵步驟!


 
-------------------------------------------------------------------------------------------------------------------------------------

為什麼少吃多動,體重卻依然不動如山?
明明都有乖乖忌口,為什麼健檢報告還是出現紅字?
身材看起來很瘦,為什麼卻罹患脂肪肝?
為什麼長年吃素,竟然還會高血脂?

其實這都是「脂質代謝異常」惹的禍!
人體在正常狀況下,大腦會想辦法自動調節體重,不會過胖。但是當我們長期不運動、飲食不正常,或慢性缺氧、血液循環不良、壓力過大時,就會讓身體進入警覺狀態,並將基礎代謝率調成省電模式,讓多餘的脂肪儲存在體內,才會造成不正常的肥胖以及各種「生活代謝病」。
所以不吃不會變瘦,脂肪也不是越少越好,想要一勞永逸徹底解決脂質代謝問題,就必須改變錯誤的生活型態,平衡「基礎代謝率」,讓身體進入「精瘦模式」,自然就不會復胖。
本書即透過五大常見案例分析,傳授你「要壯不要胖」、「體重剛剛好就好」、「不要害怕吃東西」、「不要害怕膽固醇」等四大脂質改善要點,只要掌握「基礎代謝率」和「內臟正常運作」兩大關鍵步驟,就能讓你輕鬆打造完美體脂比例,重新找回窈窕和健康!

-------------------------------------------------------------------------------------------------------------------------------------
簡基城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公共衛生學院碩士、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曾在中央研究院生化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新竹東元綜合醫院(教學醫院)資深副院長。

在UCLA攻讀公共衛生碩士時,即預見臺灣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於是長期投入抗老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回臺後擔任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員工診所院長多年,卻發現這些「高理性人」反而對於網路上取得的保健資訊多有誤解。他主張正確的健康照護哲學應該將重點放在底層生理原理和長期效益上,經常受邀演講,積極推廣健康樂活的理念。

另著有《健康零漏洞:簡基城博士獨創六大系統健康自療法》。


   
◆◆◆ 前期電子報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
皇冠首頁Copyright © 皇冠文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