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之二 之三


癌症與毒

人類食用有毒食品的問題,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了。從數十年前著名的DDT、毒鴨蛋、鎘米事件等等,到近來的反式脂肪和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有毒食物一直都存在著,只是每次事件爆發後,當輿論過後報紙不寫、電視新聞不報,消費者就會慢慢淡忘,繼續三餐照吃、生活照過,而毒害也繼續潛伏在我們的生活裡,等待下一次的爆發。
而這下一次的爆發,通常都是要等到發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才會感受到事態的嚴重。大部分的人也非得要等到這個時候,才會開始注意自己的飲食、生活習慣,開始注意什麼是有毒的?什麼是無毒的?但是,「無毒」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只是習慣要改變,心態也要跟著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我常說,人會生病,都是因為無知和疏忽造成的。
就像反式脂肪(所謂的氫化油、精製植物油,或俗稱的乳瑪琳),在不曉得它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機會之前,全世界的人就這樣吃了二、三十年,直到發現它有問題才開始群起抵制,但是,傷害往往已經造成了。
到底怎麼吃才健康?我認為唯有對每天吃進身體裡的每一口食物了解更多,對於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的飲食控制做得更多,才能真正預防疾病上身。

常有人問我:癌症和毒是畫上等號的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以上提到,疾病大多是「吃」出來的之外,我還可以舉一個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毒與癌症之間的因果關係:我們家裡常用的洗髮精、沐浴乳、清潔劑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石化原料製成且含有界面活性劑及各種化學成分,如果每天都滴一滴在相同部位的皮膚上,十年之後這塊皮膚可能就會得癌症。
為什麼毒會致癌?如果讓有毒的物質一直反覆刺激同一個部位的細胞,就可能讓細胞發生病變,尤其是細胞分裂頻率越高的部位,所以人體某些器官特別容易得癌症。當然,目前的醫學對於許多癌症成因還無法完全理解,但毒與癌症絕對有關係卻是無庸置疑的。
目前我們知道,造成癌症的原因有很多種,除了毒素累積會致癌之外,自由基、輻射、電磁波等都會致癌。基本上只要是會傷害細胞、含有會刺激細胞成分的物質,都有可能致癌。而癌細胞之所以被稱為癌細胞,是因為它和一般細胞不同,它沒有生長週期。我們人體內的細胞都有一個生長週期,例如皮膚細胞的生長週期是二十八天,二十八天後皮膚細胞就會死亡、代謝脫皮。但是癌細胞卻沒有這樣的週期,它時間到了不會死亡,也就無法代謝。
那麼毒又是怎麼讓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的呢?目前科學上能得到的解釋是,毒素造成正常細胞的基因變異進而癌化。人類細胞的基因共有二十三對染色體,當細胞進行分裂時,成對的染色體必須打開才能一分為二進行分裂,在打開的那一瞬間,也就是最容易被毒素攻擊的時刻,毒素會直接深入細胞攻擊基因,造成病變,也因此造成癌化。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的肺、腸、肝等器官特別容易得到癌症,因為肺、肝、腸都是細胞分裂特別旺盛的器官。例如肝細胞死亡代謝後會不斷再生,就算割掉一半的肝臟,它還是會慢慢再長回來,而腸黏膜和肺泡細胞也會不斷地分裂再生,就連我們的皮膚也是,當過度曝曬,紫外線就會趁細胞分裂再生時攻擊細胞而導致癌症。另外,女性常見的乳癌與男性的前列腺癌,這類性腺器官癌症多半是賀爾蒙引起的,如果吃到不好的賀爾蒙,它也會變成毒素,攻擊我們的性腺分泌器官造成癌症。
無毒,是防癌的第一步

二○○八年衛生署最新公告,台灣每七分十秒就有一人罹癌
我國的罹癌人口速度仍在持續增快中,民國八十五年是每一小時就有一人罹癌、民國八十八年是每十二分鐘一人,九十八年公布的資料則是七分十秒,比感冒的速度還快。
在美國,每兩分五十五秒就有一人得到癌症。和美國比起來,我們似乎還不算嚴重,但是美國的罹癌速度曲線已有緩和的趨勢,台灣目前的速度曲線仍是往上,罹癌人數仍然是成長的。在許多先進國家,罹癌率和罹癌死亡率兩者皆有趨緩的現象,代表人類對癌症的控制力越來越高,但是在台灣,這兩項數字仍未見明顯緩和,代表國人對防癌、抗癌的概念還不夠徹底。
追求無毒飲食生活,是先進國家早就開始在做的事情,國人的觀念在這幾年才有明顯改變,現在才正要起步。這樣的改變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而是要持續十年、二十年以上才有意義。但是我認為,只要有在做,未來就一定能看到成效。
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幾年前,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排行榜的榜首,就發生人數而言現在卻有往下降的趨勢。反觀隨著高齡化與飲食西化,國人結腸直腸癌症發生人數不斷攀升,根據癌症登記統計,九十四年結腸直腸癌症發生人數為九千六百零四人,僅次於肝癌,並躍升為所有癌症發生人數排名第二位。到九十八年公布,九十五年結腸直腸癌罹癌人數首度破萬,甚至追過肝癌,居所有癌症首位。
 肺癌的人數為什麼減少了?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是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廢氣、抽菸和炒菜的油煙,因此不論男女,都有可能是肺癌的高危險群。如果仔細探討肺癌減少的原因,第一最有可能的就是使用無鉛汽油,第二是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另外就是外食人口的增加,在家烹飪的機會減少了。在政府宣導使用無鉛汽油之前,大家都還在使用高級汽油,高級汽油所排放出來的鉛含量很高,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政府提倡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減少了吸二手菸的機會。而外食人口的增加,代表一般家庭少開伙,家庭主婦因此減少吸入油煙的管道。這些改變對於肺癌的防治慢慢有了效果,肺癌的罹癌率因此下降。由此也可看出,政府一個重要的決策或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就有可能改變全體國人的健康情況。

但是,反觀肝癌人數為什麼上升了?其中的原因包括了外食人口增加、經常熬夜工作、工作上應酬喝酒的機會增加、常吃油炸食物以及不當的用藥習慣。台灣的健保制度完善、醫藥系統發達,這在我看來,其實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醫療普及化了,憂的則是大家動不動就吃藥,因此台灣罹患肝癌的人數很多、洗腎成長率也是居世界之冠,這些都是有跡可尋的。政府接下來應該宣導正確的用藥觀念,勸導國人小病、小感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補充營養,讓身體自然恢復抵抗力,減少對藥物的過度依賴。

─ 本文摘自王明勇《不能吃的秘密》TOP


Copyright (C) 皇冠文化集團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8888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屬皇冠文化集團, 版權所有,
非經本公司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Copyright (C) 2002 CROWN CULTUR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