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好評】
人們總是隨意亂堆過往記憶──《魔島》

By 小云

擁有另一個人生是什麼感覺呢?往事真的能夠如煙如塵般隨風而逝,輕易地拋在腦後嗎?我想,未必如此,人總是無法盡拋過往。而過去的一切是不甘寂寞的,也是如影隨形的,往往會在人們幾乎全盤忘卻之時追上前來,鼓噪吶喊著,像討糖吃的孩子般索求注意,再狠狠、狠狠地,給予膽敢遺忘它們的人一記足以要命的重擊。

在一次重大意外事故後,艾德格.費曼多失去了自己的人生。那架十二層樓高的起重機,不但奪走了他的右臂,讓他因腦部創傷而失去記憶和語言能力,令他陷入痛苦的復建過程中,成日暴燥易怒,更讓他的妻子在生命數度遭受威脅後,無奈且恐懼的求去。感到挫折與沮喪,甚至恨不得一死了之的艾德格,最終聽從心理醫師的建議搬離傷心地,前往溫暖的佛羅里達,到達那座冥冥中召喚著他的魔島──杜馬島,重拾年輕時的小小興趣,手執畫筆,試圖尋出一個全新的人生。

沒想到,原本是為了逃離暗夜夢魘而開始進行的繪畫,竟在這座美麗的杜馬島上開花結果。幻肢痛(癢)化成源源不絕的動力,驅使艾德格不斷作畫,技巧進步飛速,繪出一幅又一幅震撼人心的詭異畫作。這些畫都擁有魔幻魅力,能使觀看者不自覺地沉溺其中,久久無法言語。這些作品同時也為艾德格帶來了一種神奇能力,他可以透過畫讀取過往或未來,也可以利用畫令創造物成真,甚至可以用畫來抹滅事物存在。而這一切,都和島上那位神秘的婦人伊莉莎白(的過去)有著相當大的關聯。

《魔島》的情節發展,隱約帶著些許《一袋白骨》的影子。它們的主角同樣擁有創作的能力(只不過,一個是繪畫、一個是寫作),也都同樣在重大事件後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包括搬離傷心地、性格轉變、生活方式改變等等),甚至在挖掘過往秘密(地方傳奇)、展開打怪任務(笑)的模式上,也相當類似。當然啦,人生不就是如此,幾樣東西翻來覆去,變不出什麼新花樣,一個作者作品寫多了,自然多多少少會有重複的地方。

不過,《魔島》與《一袋白骨》還是有著決定性的關鍵差異,讓這兩部小說讀起來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最明顯的就是角色心境的部份,在《一袋白骨》中,是以主角在事發當下的時間點來自述,而到了《魔島》則是在一切已經全部結束的四年後,採用主角回憶的方式進行敘述,再加上兩位主角的年齡層不同(一位剛步入中年,一位則從中年逐漸邁向老年),讓他們在面對意外的態度和處理方式的選擇上,完全兩樣。這一點、這兩部作品,或許也正代表著作者在自身那場嚴重車禍前後的不同心境(而書中那些痛苦與心境變化的描寫,也真實得讓我忍不住要懷疑,這是否是老金忠實將自身經歷與想法呈現出來的結果)。

另一個差異之處,則在於故事的氣氛。相較於《一袋白骨》中的陰鬱、夢魘,以及狂亂哀傷氣息,《魔島》顯得陽光多了(畢竟背景是陽光之州佛羅里達嘛,我想也很難黑暗得起來吧),也更加充滿希望。而作者所擅長的「從平凡事物中,挖掘人性深沉恐懼」的寫作技巧,也在這樣的故事氛圍下,發揮得更為淋漓盡致。不僅讓讀者在隨著主角享受渡假復健的平靜生活的同時,隱隱感覺到一股山雨欲來的恐怖,更一邊堆疊累積著這股恐怖感,一邊用些暗示隱喻的神秘句子吊人胃口,再一口氣在秘密揭開之時釋放,於鬼影幢幢中賦予「恐怖」二字另一種全新意象,令人不禁疑神疑鬼、戰慄恐懼。

本書大部份的篇幅,都在靜靜地舖陳,描寫主角如何從成功的建築包商,成為令眾人趨之若鶩的天才素人畫家,到了最後一、二百頁,才進入如電玩般緊湊刺激的精彩解謎與冒險過程。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後這部份才是全書的精華所在,讀起來最為過癮,然而對我來說,我反倒比較喜歡前面的舖陳部份,或許一方面是因為覺得有共鳴(難不成我的精神年齡真的如心理測驗結果那般「年長」嗎?噴淚),另一方面則是故事主角在那樣的平靜日子中,享受大自然之美、享受與好友共處的時光,更盡情享受全心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生活實在太過美好幸福,讓我忍不住心生嚮往吧(搞不好我真的適合去隱居,笑)。

 


Copyright (C) 皇冠文化集團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8888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屬皇冠文化集團, 版權所有,
非經本公司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Copyright (C) 2002 CROWN CULTUR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