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的指標作品 玉田誠◎文

作為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三本入圍作品,《虛擬街頭漂流記》的出現,除了台灣以外,更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推理界中,成為一個歷史性的事件。日本的新本格推理──比起故事性本身,更注重編織各式各樣陷阱的技巧突飛猛進,日漸成熟的本格推理──誕生至今二十多年,在島田莊司認為已經蛻變成為「二十一世紀本格」這個新本格推理的面貌後,已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虛擬街頭漂流記》以電腦中的假想世界已經變成理所當然的近未來作為故事的背景。在科幻和恐怖的領域,「假想世界」這個設定本身並不算特別新奇,在這些領域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假想世界」比「現實世界」更具有優勢,「現實」漸漸被「假想」吞噬──的故事情節,「假想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境界線逐漸模糊,導致「現實世界」的動搖和書中人物的意識混亂。

本作品的驚人之處,在於完全顛覆了這些俗套,反向操作,建立了一個本格推理的牢固大伽藍。本作品編織出多樣化的主題,和女主人翁的來歷有密切關係的「母性」,以及用對照的方式所描寫的「父性」,是隱藏在事件背後的一個很大的主題,也讓讀者瞭解構成本作品故事的要素具有對稱性。

「假想」世界和「現實」世界,西門町的「過去」和「現在」,「人類」和「人工智慧」,以及「兇手」和「偵探」──作品中所配置的對稱性在彼此產生共鳴的同時,戲劇化地描寫出成為「謎──推理」的終點,也就是揭開真相那一幕的悲哀構圖。

陳舜臣曾經說,「機械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已經進入了一個提倡人性恢復的時代」,「推理小說是科學進步的產物」,必須「從機械體質變成生物體質」(「不斷變化的推理小說」)。
二○○九年,《虛擬街頭漂流記》的出現,使本格推理進化成兼具「機械體質」和「生物體質」的混合文學。本作品融入假想世界和人工智慧這些接近科幻的科學要素,再結合本格推理的各種欺騙技巧,成為二十一世紀美麗的「混合維納斯」。這部作品的出現,正面挑戰了自新本格推理以來,日本評論家總是帶著冷笑說的「無法刻劃人性」這種制式老套的批評,藉由「人性到底是什麼?」,「描寫人性」是怎麼一回事這些真摯的問題加以回應。

讀完運用本格推理最先進的手法描寫「人性」的本作品後,必須由各位讀者來回答作者提出的問題。本作品是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的指標作品,也讓華文推理獲得了可以和日本匹敵的地位。如今,日本推理界已經無法高枕無憂,以為華文推理還在日本的背後追趕而已。在和讀者分享本得獎作品的同時,我也期待華文推理在亞洲,不,在全世界引領本格推理的未來。



Copyright (C) 皇冠文化集團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8888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屬皇冠文化集團, 版權所有,
非經本公司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Copyright (C) 2002 CROWN CULTUR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 respective holders.